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 A+

易筋六式里面的两式就是针对颈椎,更适合当下人。

内可调息导引,外可强健筋骨,既清醒大脑,又加强气血流通,是谓内外兼修。

勤练可以循序渐进的锻炼到皮,肉,骨,筋,髓,使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四肢八脉得到充分的调理,平衡身体气机与阴阳,舒筋活络,加强人体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与运化功能,增强生理机能,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达到强健体质,增强免疫力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所以如果你对这个很感兴趣的话,不妨过来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就赶紧的来学习一下吧。洗髓功垂吊绑法学习可以直接加老师微信,18102345828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在洗髓功中,“易筋经六式”作为“开筋点穴、站桩,吐纳、垂吊、拍打、打坐”六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开筋”环节的功法之一,很好地继承了古代传统功法的基本特点,动作刚劲有力、刚柔相济。空闲时间活动一下,练练简单的易经六式,活动身体,舒筋活络,对于久坐没有运动的人有很大帮助。

洗髓功开筋是练习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有些朋友想要一开始就练垂吊,想不受伤都难,经络都没打开,垂吊时气血不通,吊了也是白吊,更不用说重量上不去了。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所以想要练好洗髓功开筋是至关重要的,练习过洗髓功的可能都知道,其实开筋也是洗髓功最痛苦最难的动作,有些动作要韧带拉开,经络通畅后才可以保持,而这往往伴随的就是疼痛,

像站桩吐纳垂吊这些动作,练习起来就轻松舒适多了,知道方法和发力点等问题,就可以很快掌握,这些动作最主要的问题是需要在练习时和老师保持沟通,因为练气过程中往往伴随的是身体的各种反应,需要老师结合你的身体情况来调整练功方向以及重心。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易筋经六式

洗髓功易筋六式分别是什么?每式锻炼的筋骨是那一块?

第一式 蟠龙探海 后边膀胱经(炼注意重心要稳,不可过度)

第二式,弯弓射雕 主要炼胆经(裤缝经络)以及手三阴肺经

第三式,太虚拔阴 抻筋拔骨,脊柱拉直,腰椎拉直

第四式,天圆地达 (后弯腰,下巴勾天,眼睛看地板)练腰,固肾气

第五式,乾吸坤吐1.随着呼吸旋转头颈,炼肩颈

第六式,乾吸坤吐2.像乌龟一样伸长脖颈,往后看尾巴骨

易筋六式可以每天练习,每次半个小时为宜。

图片

洗髓功六式的方法:

第一式:蟠龙探海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紧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

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翻掌,向上合掌,十指交叉于百会穴正上方,反掌向上推,双臂伸直;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向下折腰,脊椎保持正直,胯部放松,双腿保持绷直,双掌尽量着地,保持30秒;

结束时双手从百会穴正上方向体侧画弧下落,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二式:左右弯弓射雕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紧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

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翻掌,向上合掌,十指交叉于百会穴正上方,反掌向上推,双臂伸直;

上体向右侧旋转,下体不动保持中正,双掌缓慢落至右侧腰胯间,反掌,手心向上拖起,右腿向左前方跨出一大步;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右腿用力蹬地,成左弓步,同时反掌向左前方用力推出,双臂伸直,目视双掌,肩、胯、肘、膝在同一平面,保持30秒。收左腿,立身,双掌交在百会穴正上方,上体向左侧旋转做弯弓射雕右式;

左右各保持30秒。第四个九拍结束时双手从百会穴正上方向体侧画弧下落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三式:太虚拔阴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紧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翻掌,向上合掌,十指交叉于百会穴正上方,反掌向上推,双臂伸直;

同时脚跟踮起,待双臂上推至极限时臀部微微下坐,把脊柱拉长,双腿微微有弯曲之意,目视正前方,静立30秒。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双掌下落同时脚跟着地,双手从百会穴正上方向体侧画弧下落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四式:天圆地达式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紧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

双臂向体侧平展,手心向下,力到指尖,双手下落向后护腰,拇指朝前;

向后慢慢折腰。双肩向后夹脊,昂头,向后折腰时尽量看到后地面,保持30秒。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缓缓站起,双臂向体侧平展,掌心向下,再下落至体侧,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五式:乾吸坤吐一式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紧闭,舌顶上腭,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下颚内收,缓缓吸气,头向左、向后旋转,第五拍时头后仰伸边吐气再向右缓缓旋转,头下垂于胸前;

图片

头向左、右转动时耳朵尽量紧贴肩部,双肩保持平整,不耸肩拧腰。一吸一呼头部旋转360°为一个组,保持30秒,反方向在做30秒,结束时抬头,双臂体侧平展掌心向下,再下落至体侧,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第六式:乾吸坤吐二式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唇紧闭,舌顶上腭,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缓缓吸气头向左后下方慢慢转倒,双目余光注视尾骨,整个动作用时九秒(九拍)。缓缓吐气,头部回正,再向右侧反方向做下一个九拍;

第四个九拍结束时,双臂体侧平展掌心向下,再下落至体侧,同时缓缓吐气,双腿并拢。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功法步骤简介:(必看)

吐纳
然后是洗髓功最主要的练气功法——吐纳,在练习吐纳的时候,要学习运气行气的方法,并配合身体动作,保证气随意动,意随身行。而很多人在练习吐纳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适症状,如痛、麻、酸、胀、痒、流泪、打喷嚏、打嗝等等,按照中医的话来说,这是气冲病灶也称之为瞑眩反应。气冲病灶是人体自愈力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调理。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垂吊
垂吊是我们洗髓功的核心动作,也是人们最关心的动作,在垂吊的时候,都会有一股拉扯感,这是我们下面生zhi垂吊不可避免的感受,期间也会伴随疼痛,尤其是在加重物的时候,重量还没有适应,练气行气方法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疼痛感是经常有的。通过长期练习后,垂吊时会有一种充盈感和满足感,大多数情况下会很舒服,这也是最平常的反应。当然每个人垂吊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肯定不是千篇一律的,想要判断这些反应是否正常,就需要辅导老师结合你的身体情况进行判断了。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拍打
在练习吐纳垂吊后,我们都需要拍打行气布功,来调整练功后的身体。而拍打的感受比较直接:拍打过程中痛和爽;拍打完后难受和舒服。拍打不同的位置力度都不一样,奇经八脉各处穴位都有讲究,常常也会伴有麻、酸、胀等直观的感受,拍打时注意一下即可,如果拿捏不准,及时找自己的辅导老师解决。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静坐
静坐是调心调息的过程,由于放松入静,使大脑皮层机能活动逐渐进入兴奋集中状态,其兴奋的周围渐入于抑制扩散状态,增强了全身放松及大脑的休息,使皮层细胞恢复机能,因而出现了全身舒适、轻松愉快的感觉。练功到一定入静阶段时,多数有头脑清新、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的感觉,这是练气功者都有实际经验和体会的。但是初学者盘腿时可能会很痛,坐久了腿酸麻胀痛很正常,适当放松缓解一下。

市面上也流传着这样的想法:长期的静坐下去,人的身体就会健康,思想就会宁静,头脑就会清醒,还能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潜能。古往今来,有不少人通过长期打坐/冥想,眼能看到奇景;鼻能嗅到异香;耳能听到妙音;舌能尝到甘味;身体灵活轻松;意识通灵,能清醒的感觉到其他维度空间的存在。坚持打坐/冥想,眼、耳、鼻、舌、身、意个个感官都同时得到扩展,逐渐会有身临仙境般妙不可言的状态。上述的这些就有点玄乎了,我们自己练习能达到静心养气就行。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站桩
其次是站桩,作为绝大多数功法的基本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主要的感受有以下几种:
1.初始的酸麻感
因为站桩需要保持动作的标准,初学者站桩的第一感觉一般都是酸麻,这是很常见的反应,也是正常的反应,开始时不太好受,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适应了,不用太过担心。
2.伴随产生的胀痛感
站桩开始的1 一 2周内,腿、膝、腰、肋、肩、颈等处,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胀痛感和全身疲劳感,这是站桩运动后自然的生理反应,2—3周内即可消失。
3.身体逐渐发热
每次站桩能达20分钟以上时,在人静后有的人全身发热或某一部位发热,这都是好现象。这是血液流通、力贯全身所致,但不可过度出汗出微汗无妨,若要出大汗,应立即改换姿势控制住,即使出微汗也应注意勿着凉。也有人练功时间很长,但没有产生热感,没有热感也有效果,不要片面追求反应。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对比不爱锻炼的人,常常锻炼的人,身体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1、身体变得更柔软

经常拉筋,在运动锻炼中能减少受伤的几率,使身体变得更柔软。不良坐姿、久坐等原因,会导致肌腱出现僵硬,而通过拉筋,可以恢复人体脊椎脱位,缓解手、脚、腰发麻、僵硬的情况。

2、全身经络得到疏通

在中医看来,人的腿部分布着六条经脉,分别对应肝、胆、脾、肾、膀胱、胃。通过拉筋的张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管的堵塞,打通全身的经络。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3、加快新陈代谢

不爱运动的人,新陈代谢相对较慢,不利于调理身体的。但是,拉筋吐纳非常适合懒人做,在家就能完成,而且不需要多大的运动量,还能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

最后要注意的是:洗髓功垂吊重量要切合自己的实力。不可贸然大幅增加垂吊重量,注意循序渐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洗髓功垂吊绑法学习可以直接加老师微信,18102345828

道家洗髓功 功法步骤简介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