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道家洗髓功中核心基础吐纳

  • A+

吐纳即吐故纳新,吐即排出体内浊气,纳即吸入天地清气。盖因清气纯阳,浊气属阴。纳阳气以通百脉,养五脏。所谓吐纳就是呼吸,一呼一吸谓之阴阳之道。《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对于吐纳的练习由来已久。

如何练习道家洗髓功中核心基础吐纳

今天我来教大家一些基本的吐纳之法吧,给初学者们一个参考。

1:双脚与肩齐,气息自然,目视前方,双手放在丹田处

2:然后鼻子吸气,吸气时 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但不能有胸闷,胸胀感,以吸满舒适为度。然后鼻子呼气,呼气时小腹发力 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吸满吐尽, 如此9遍。

3:双手掌心向上,自丹田处向上抬,抬的同时吸气,抬至胸口便翻掌下压,同时吐气,如此9遍。如果这时觉得丹田发涨,说明动作基本正确。如果没什么感觉,就别练了,心没有静下来, 等静下来了再练。参照下图:捧气灌顶式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吸满吐尽。

2:一定要心境平和。

3:一定要缓缓慢慢

4:千万记得吐纳时不能用口,要用鼻子。

如何练习道家洗髓功中核心基础吐纳

“导引吐纳”功夫,古代多有传习,建国以后也曾形成潮流,但近年因种种原因,此等功夫渐为人少谈。而于拳法修炼中运用,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耐力和体力。“逆腹式”呼吸是一种锻炼胸腹的方法;在训练及日常生活中配合呼吸,呼吸之“气”与意念之“神”的高度配合,不仅能够提高耐力,体力,精力,还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神奇功效。人体第一摄入能量的来源就是呼吸,能否做到流畅自然,是否做到“意到气到”,呼吸的锻炼和方式很关键。

吐納在以呼吸正常下,配合阴阳生化原理,将之发挥至极限并保持相对恒定的频率和强度,这便是道家养生的核心法门。我们都知道肺为之盖,为人身之华盖,而精气蒸腾是否能够有效的回流滋润五脏全靠肺来作用,肺主皮毛,五行为金。而呼吸第一步就是和肺息息相关的,肾为先天之本,而肾属水。金能生水,肾为肺之子,所以呼吸就是一味返还先天的“大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人之出生,接后天之气,从此之后都是耗損大于补充。而呼吸吐纳则是能够弥补这个缺陷的一个方法。道者日用而不知,所以如何正确有效的呼吸,便是历代道家研究的方向之一。

老君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口鼻天之门户,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每旦面向午(南方),展两手于膝上,徐徐按捺两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谓吐故纳新是也。若气通,便觉腹中转动。若得十通,觉身体润泽而面色光泽,耳目聪明,令食有味,气力倍增,诸疾去矣。

如何练习道家洗髓功中核心基础吐纳

吐纳功法是通过静坐,用体内动作合开来控制呼吸的一种功夫,能达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在古代为道门所常用。 吐纳者,即是鼻吸口呼的呼吸法,其法为气从鼻缓缓而入,再从口微微而出。鼻中吸入之气,为生气;口中呼出之气,为浊气。但令鼻吸多口吐少,徐而行之,常存意念在其中,久而不怠,定可延年。吸气呼气,不宜自闻其声,一出一入,要愈缓愈妙;吸气时,脐部向内收缩;呼气时,脐部向外松驰。这就是吸则阖,呼则辟的体内动作,如此练久了,自然“处息归根”,小腹自动吐纳,似替代口鼻之呼吸,逐渐形成外呼吸虽断,而丹田之中有一开一合之内息。

吐纳姿势:先直身平坐,两手置于膝盖,吐故纳新,去浊留清;然后将手置于丹田,始行吐纳功夫。《吐纳心要篇吐纳论》:“人生须臾不可离者,呼吸也。吸则阖,阖则纳新,呼则辟,辟则吐故。新者不纳则病虚,故者不吐则病实;虚实见,内邪侵贼,五行紊乱,阴阳相失,岂可为道乎?失道者,首在调合阴阳,顺理五行,而知呼吸阖辟之方,行强身立命之道,其庶几乎可以为道矣。”吐纳功夫可救老残,64岁以后,甚至80~90之高龄,如能勤而行之,修炼培补,久则阳生,身体必然强壮,自然返老还童,惟是时最忌女色。

如何练习道家洗髓功中核心基础吐纳

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吐气时可默念六字气诀,每一个字练六次,并辅养气,任督二脉当不久自通,进而八脉亦可全通。八脉通后,可以专做“马阴藏相”之功夫,则精固而不泄一滴矣。做吐纳之功,必须于破晓之时,向东方行之,第一要缓进,第二要有恒,第三要戒酒色嗔怒。

以上是师传古秘导引功三步(1、练气功2、练形十二式3、吐纳修真法)简略介绍,为养生精髓,从不轻传。如何练习道家洗髓功中核心基础吐纳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