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如何养胃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 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另外,高度精神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机、建筑工 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的胃病发生率都很高,所以这些人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精神的愉悦。
二、调理方法
- 1.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 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如果不 相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相关人体生物钟的资料。
-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状是吃一点点就会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在晚上多 吃的话,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多餐,如果还没到正餐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但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 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饭前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 3.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料。
- 4.豆奶虽好,但为寒性,牛奶也为寒性,胃病的人应尽量少食或不食。
- 5.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 6.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 7.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 8.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 9.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当作养胃食物,不过对于胃酸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记住,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三、养胃十忌
1、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2、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3、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4、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5、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6、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90%,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7、忌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8、忌狼吞虎咽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保护胃。
9、忌咖啡浓茶
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促成溃疡发生。
10、忌滥用药物
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如必须服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俗话说,“病从口入”,说到底,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尤其是脾胃之病。像上次的脾胃虚寒问题,理中丸再见效,也只能治标;如果不能从饮食上入手,切断对脾胃的“原始”伤害,那么脾胃虚寒,就会像湿疹一样反反复复,无法根治。
如何从源头上养护好脾胃呢?非常简单,吃饭的时候注意这3件事即可:
① 吃清淡
吃清淡,并非让大家每天只吃青菜只喝粥这样,吃得没滋没味的;而是不管吃什么,都不宜过度、过量,以免增加脾胃的负担。
宜:五谷杂粮、时令蔬菜、性味平和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
忌:肥甘厚腻、五味过重的食物(比如变态辣、齁甜奶茶)。
② 吃温热
寒凉最伤脾胃阳气,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一定要温热才好。不过,作为普通人,完全不吃冰淇淋、可乐等寒凉食品,似乎也不太可能,那该怎么两全呢?
寒食,尝几口就好,最好可以不下肚子;
温食,要成为我们的日常饮食,入肚必温。比如你买了可乐,喝几口解解馋就好,不要一瓶“吨吨吨”地全部喝下去。
③ 吃软烂
食物由口入胃,每一道消化工序都至关重要,如果不嚼得软烂点,那么口腔和牙齿的咀嚼碎化工作,就由要脾胃来负担。长期如此,脾胃自然越来越“不堪重负”,必然出现功能失常、引发各种问题。
宜:细嚼慢咽。
忌:狼吞虎咽,大快朵颐。
大道至简,说到底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食饮有节”:饮食有节制、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餐饱一顿,不仅对脾胃好,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道家养生(辟谷、胎息、丹道)咨询详情,请添加微信号:ynsdsb
- 或保存下方二维码,使用微信识别。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