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到达冬至点。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籍中早有记载:“夏养三伏以固阳,冬补三九以滋阴,冬夏并重,方能阴阳调和。”冬至时节,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机,养生之道亦蕴含其中。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自然界呈现出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的景象,蛰虫开始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
(一)冬至节气,致病特点
冬至之后进入三九,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应对寒冷气候,人身体自我调节模式会发生相应改变,如
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
(二)冬至保暖,要“藏”好4个部位
从冬至到小寒、大寒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
“护好阳气,藏好肾精”,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好发病的发生,也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冬至要把这4个部位“藏好”,避免受凉:
1、头部要保暖:头部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也是最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的部位。冬至时节,外出时应佩戴帽子或围巾,以防止头部受寒。同时,晚上洗头后应及时吹干,避免湿发入睡,以免寒气入体。
2、颈部要围护:颈部连接着头和身体,是血管和神经的重要通道。在冬至期间,应穿戴高领衣物或围巾,以保护颈部不受寒风侵袭。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的抗寒能力。
3、腰部要护好:腰部是人体肾脏所在的位置,肾脏是先天之本,藏有肾精。冬至时节,应穿着保暖性能好的内衣和外套,避免腰部受寒。同时,避免久坐不动,应适时起身活动,以缓解腰部疲劳和增强腰部血液循环。
4、脚部要保温:脚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受寒。冬至时节,应选择保暖性能好的袜子,并穿着舒适的鞋子,避免脚部受寒。此外,每晚可以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三)冬至后阳气回升,体育锻炼正当时
冬季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锻炼的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他推荐做八段锦,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健身功法,具有调畅脏腑气息、恢复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能够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冬至时节练习八段锦,有助于升发体内阳气,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适应寒冷环境。
除了体育锻炼,晒太阳也是中老年人补充阳气的好方法。中国古人就注重晒太阳,尤其是直接晒背,因为背部有太阳经、阳明经和督脉等重要经络,是阳气汇聚之处。
晒太阳的好处多多,首先能提高全身免疫力,其次能增进食欲,最后还能增强抗癌能力,按中医的说法就是增加阳气。最佳晒太阳的时间是上午11时到下午1时~2时。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